drg入門基礎知識?
DRG:診斷相關組,簡稱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seasediagnosisrelatedgrouping)是美國學者在20世紀70年發的一種管理工具,主要應用于住院醫療服務的績效評估和醫療保險支付的管理。
CN-DRG:2015年3月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正式指定北京公共衛生信息中心為國家DRG質控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DRG的研究與推廣,并在北京公共衛生信息中心(北京醫院管理研究所)BJ-DRG分組方案的基礎上,等效建立了CN-DRG分組方案(2014版),CN-DRG由此誕生。
C-DRG:是在國家衛生計生委財務司(原規劃財務司)直接領導下,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開發的基于DRG的收付實現制,自2010年起由近千人的大型課題組建立。2017年,C-DRG率先在深、三明、克拉瑪依試點。
DRG支付方法,診斷相關群體-前瞻性支付系統(簡稱DRGs-PPS),是以病例組合為基礎,通過大數據的研究方法,綜合考慮病例的個體特征。如年齡、性別、住院天數、臨床診斷、癥狀、手術、疾病嚴重程度、并發癥及并發癥、預后等。,將臨床過程相似、費用相近的病例分入同一組(DRG)進行管理,醫療費用實行分組支付。
單病種付費是一種計算簡單疾病(不包括并發癥和合并癥,僅針對單一且獨立的疾病)整個治療過程的費用,并制定相應付費標準的方法,醫院據此向屬于該單病種的患者收取費用。
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CP)是以循證醫學為基礎,以預期治療效果和費用控制為目標,具有嚴格工作順序和準確時間要求的最佳程序化、標準化的醫學檢查和處置流程,以方便醫務人員有計劃地實施治療方案,減少臨床治療過程中的變量,保證治療方案的順利實施。
MDC:主要診斷類別,主要診斷分類。從A到Z,26個字母被分類。
ADRG:附屬-DRG,簡稱ADRG,骨干DRG,分為外科、內科和手術。
外科部分:A、B、C、D、
臨床路徑履職記錄是什么?
嚴格執行臨床路徑,詳細記錄根據臨床路徑的操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