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余乒乓球愛好者如何練步法?
在乒乓球里,最最重要的是步伐,沒有步伐的乒乓球是不完整的,那么要怎樣練習乒乓球的步伐呢?
首先要知道乒乓球的步伐是乒乓球的靈魂所在,最開始練習乒乓球的步伐先從墊步開始,畢竟要移動步伐的首要前提是移動,可是這個移動并不是說慢慢地移動,太慢的話直接撿球得了,這里說的移動那可是快速地移動,那么怎樣的移動算是快速?那就得把腳后跟踮起來,身體重心壓在前腳掌上了,只有做到這個,才能給后面快速移動打下基礎。
練習墊步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靜蹲,身體前傾,含胸收腹,雙手放在身體前面,雙腿微曲,踮起腳跟,保持一到兩分鐘(量力而行)為一組,每天三到四組,練習一段時間就行。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跳繩,跳繩可以提高腳的靈敏度,這也是練習墊步的一個方法。
下一個步伐就是碎步,這個步伐的用處是在很小的范圍內做前、后、左、右的快速移動、旋轉。這個碎步最常用的地方是在調整步伐上,當來球的位置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需要通過碎步來調整,尋求最佳的擊球位置。
練習碎步的方法其實也簡單,原地小碎步兩分鐘為一組,每天三到四組即可。
當最基礎的墊步和碎步練出來之后,下一步就是要練習并步(滑步),這個并步是一個左右移動的步伐,并步的練習其實也很簡單,可以這樣理解:并步,顧名思義雙腿先并再開是為一步,不管是往左還是往右移動,雙腿都是先并再打開,懂得這樣理解就不會左右移動出現用錯腿的情況。如果看不懂上面我說的可以這樣記住:往左移動,右腿先往左動一步,再邁左腿,往右移動,左腿先往右動一步,再邁右腿,這樣就算是移動了一步,當然這僅僅是分解動作而已,如果比賽中這么慢,直接撿球去了。當分解動作理解清楚之后,下一步就是要熟悉移動的步伐,想辦法加快移動速度,移動距離就看來球來判斷移動多還是少,這個就是預判的問題。
業余乒乓球愛好者如何練步法?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難。我找了一些資料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先說說我的個人意見。步法剛開始學習時,要從多球練起。比如正手兩點攻球,反手兩點推擋,熟練了以后可以推擋側身,或者推擋側身撲正手。要想步法練好 一定要專項訓練,最好打多球,沒有條件的話也要找個高手給你喂球。點要喂正一點(很重要) 上面說的只是最基本的步法。如挑球等其他請參考下面文章 業余打球可能經常會比賽。在比賽中,不要太計較得失,要時刻想著自己的步法有沒有到位,注意調整。 祝你球越打越好! 步法入門與銜接初步[原創] 我們常說的步法好,是說高手對付各種來球,總能及時到位,準確回擊。但是,人力有時而盡,步法再好,也不可能球打到哪兒都能接到。所謂的步法,是為了讓你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位置,作出恰當的回擊,而不是球打到哪兒,人就跟到哪兒。從這個意義上說,步法總是和技術銜接聯系在一起的。光說步法而沒有技術銜接,就成了無的放矢。本篇斗膽,從步法入手,說些自己的體會。假定雙方都是右手執拍,我方橫板雙反。如果還不大清楚,請自己找klh實戰錄像。底下的大部分都是以孔令輝的技術為原型。 1.發球后,重心要立即還原。在球出手的瞬間,必須借助后腿蹬地轉身或者重心下降的力量迅速還原。只有 這樣,發球后出現的機會才能夠迅速抓住。如果等到球到了對方球臺重心才開始還原,碰到對手擺短挑打 就來不及反應了。業余球迷,發球后重心往往還原不夠快,是一大弊病. 2.接發球的站位很有講究,仔細看看wh,klh的站位。要能夠快步上前側身挑,還要能夠快速接正手近網。 要在對方球出手的瞬間判斷出線路,迅速上前。等到球過來了才上步,就慢了。 3.加力壓反手斜線大角后側身。如果你給的球到對方角度大,而且速度較快,那么對方想要強行變線,很容 易遭到正手弧圈殺傷。加力壓斜線后,對手往往也會盲目招架.所以這個時候,通常只需要到斜對角等對方的 回球即可,不必準備兩角的回球。當然,對方是高手,打得多了也會退臺側身變線(老瓦).退臺后,才來得 及側身變線. 4.防守前沖弧圈的步法。這也是弧圈打法最關鍵的步法之一,我自己常用,也非常好用。分為幾種情況: a)來球力量不大,我方站在原地即可快帶反拉的; b)來球力量中等,我方退半步,加力撲殺或者減力防一板落點。 c)來球力量大,速度快,無論正反手,我方一定要迅速退臺。這里退臺有幾個好處:退臺后,來球的速度 旋轉均略有下降;退臺后,我方的回球線路較長,不易失誤,也能爭取到較多的反應時間;觸球瞬間, 后退的重心,有利于緩沖部分來球的沖力。 i.對手沖正手,孔令輝常常采用跳步來反拉反帶:判斷來球,迅速向右方略后跳步。由于前沖弧圈的 弧線較低,所以要降低身體重心來蓋住來球,klh在防這板球時,身體常常有短暫的騰空時間,在空 中封回來球。防回直線和防回斜線的重心轉換也不同。正手回斜線的話,重心要有左轉,或者直接通 過左腳的蹬地后退來實現。注意摩擦球的側部,可以增加準確性。 ii.對方沖反手,klh也經常通過左腳的等地后退來防守弧圈。 5.劈長后,準備反撕或防一板后相持上旋。劈斜線到對方反手大角,然后準備側身(klhvsslg)。因為對方如 果是反手拉起,一般都是斜線;直線發力難,而且角度小,容易被反拉。關鍵是,這板劈長要低要快,不能讓 對方發大力。 6.(klhVSml)挑反手大角,ml側身只能直線,klh封回斜線。(ml發不出力量,勉強沖斜線,情況更糟。) 7.如果給下旋球到對方反手斜外方,回球不高,那么他強行側身,因為無法借力,沖的多半是都是直線。所 以,我方直接在正手位等著就可以了。這個球單面拉高手常常強行側身(ml以前常這么干,被klh防得很死)。 回球步法參見防守前沖弧圈的步法。我方回球只要注意借力回到對手的正手空檔,回球弧線不高即可,對方 只能望球興嘆。(但是,如果對方早早作了側身準備,那么他側身時的落點選擇范圍就非常大了,很難防守。) 8.對反手斜底線下旋球,想要正手沖起來,那么直線更容易些,沖斜線難;如果吊起來,則是斜線容易一些, 而直線難。所以,47屆時,slg發轉不轉到wlq反手,wlq則拉高吊到slg反手,slg等在那里,側身反沖直 線,異常毒辣。 9.對方側身拉起加轉到klh反手,klh連續壓反手。對方因為側身,正手位空檔較大,所以拉球后要還原重心, 隨時準備撲正手。因此,klh繼續快壓反手,角度比原來的點再偏左一些,就可以憋住對方的重心,使其欲 罷不能,卻又無法發力,最后對方失去重心而丟分。 10.橫板對傳統直板常用招式:反手發球到對方右半臺,對方擺短,我方則趁機劈長到他反手大角,然后形成 相持。由于對方的重心被鎖在球臺中央,無法側身,最后形成橫板反手對直板推擋的局面。Klh常用這招, ml,柳成敏被折磨得只能吐血。 11.劈長到直板正手,對方拉起,我則防回對方反手,形成相持。對方重心被鎖在球臺中間.這也是對直板的 常用招式。 網友境界的補充: 第一點,發球方法不同還原動作也不禁相同,技戰術搭配不同還原方法也不同.發球技術特點不同還原方法也不同.全國專業少年賽時,馬林發完球直接側身,我想晃劈都劈不出來,乖乖的給人家沖.的張玉在國家隊集訓時,我倆一組,專業少年進十六時,我第三局20比11領先被翻盤,五個發球連偷我直線一個都沒反應.他發球后前腳蹬地后就退出去準備反拉了.但是我根本就做不出動作了,越接越緊,自己都不相信.所以說還原動作要根據下一球走. 第二點,接發球站位,要根據對手情況再決定.主要是對方的發球戰術特點.一般沒有需要特殊注意的就按照自己的接發球站位特點走,戰位靠后一點對方拋求后提起重心準備移動.我界張玉發球就是因為前兩局接短球接多了,關鍵時候想要上手解決戰斗戰位靠前了.一生難忘,那次有翻版的,就是站位問題.原來遼寧隊教練萬亮現在錦州市主教練,也被張玉翻盤.所以說站位問題要靈活,對手發球較靈就退點,不能被偷.發球以短為主也要后一點,對手一拋球重心提起來準備向前上.右手遇左手站位偏中路一點. 還有壓斜線的問題.也要根據情況.水平差不多的有時跟噴不管用你一廁身這邊就穿越你了,不管別人,我水平有限,你壓我后就廁身而且角度很大,我肯定后退一步拿反手穿你直線,而且基本不會掉.這要根據對方站位的.再說廁身的作用是不是那么絕對??????去年鎮江錦標賽,團體四進二,遼寧對汕頭,我弟對劉國正,相持求階段基本上再用反手爆敲劉國正的正手,基本上就是對死,沒戲劉國正.最后二比三敗了,但是也是去年錦標賽最精彩的比賽.我們都在給小斌加油.可以說經常廁身后給自己帶來了機會也大來了麻煩,要看你有沒有專業的腳步.我二十六回隊練二十分鐘都受不了.正常人很難練就專業步伐的.用技術禰補我認為是上策. 還有劈長后不能馬上退臺相持的,你劈的好對方肯定加轉起來.這一步退遠了,高吊根本捂不住,球一下落還反拉不著,劈長后的銜接技術是,準備反撕或防一板后相持上旋. 還有,無論在哪里都會被收的.三角最危險,除非對方位子不好. 最后我個人的一點原則,能控制就不要耍,一定要控制.控制不了就有戰術的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