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還在刮臺風嗎?
上海沒有在刮臺風。臺風是季節性的,已經走了。現在國慶期間,眼陽光明媚。上海沒有在刮臺風。臺風是季節性的,已經走了。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臺風影響上海,上海的臺風一般八月份會比較多。最后,從往年的氣象數據來看,臺風在上海南部的浙江、福建登陸概率更大。
上海整體上處在江蘇和浙江中間,但是上海相比于江蘇、浙江來講,臺風個數確實要少一些,原因與上海的海岸線長度以及上海所處的緯度有關,所以登陸我國沿海的臺風,也經常被調侃為沒有“滬牌”。
海岸線南北垂直短首先來看一下上海的海岸線長度,雖然作為單獨一個城市來講,上海的海岸線并不是特別短,尤其是再加上崇明島,使上海的海岸線在國內所有城市當中首屈一指。但是,在東南沿海所有省份地區當中,上海的海岸線南北垂直跨越是最短的,所以減少了臺風登陸概率,就像“打靶”一樣,這個原因是純數字概率差異,比較容易理解。
上海緯度“避風”另外一個原因是上海所處緯度,上海整體處在北緯30°40′~31°53′之間,而北緯30度是低緯環流和中緯環流的分界線,低緯度環流產生東風帶,而中緯度環流產生西風帶。影響我國的臺風基本形成于赤道低緯度區,向西北挺進的過程當中,在北緯30度遇到了西風帶,所以臺風在此區域會向東北折轉,恰好繞過了上海。
登陸上海臺風原因最后,從往年的氣象數據來看,臺風在上海南部的浙江、福建登陸概率更大,因為臺風在向我國登陸的過程當中,氣旋能量產生與所處緯度、溫度有很大關系。正常氣象年份下,臺風在低緯度基本就已經向西折轉,影響浙江、福建,但當氣候出現異常時,副高脊線緯度抬高,臺風向西折轉時才大概率會直沖上海。
歡迎點擊關注,留言一起探討。
臺風燦都在上海登陸了嗎?
沒有。“燦都”基本不會登陸上海,將在海面停留較長一段時間。今年第14號臺風“燦都”于今天(15日)凌晨由強臺風級減弱為臺風級,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于上海市偏東方約205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緯31.1度、東經123.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7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20-28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80-13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30-50公里。臺風燦都在上海登陸了嗎?
“燦都”沒有登陸上海,將在海面停留較長一段時間。上海中心氣象臺9月13日16時發布消息,“燦都”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預計今天夜間到9月15日在上海以東100-200公里處的海面回旋,16日向東北方向遠離上海,強度逐漸減弱。13日夜間到15日,“燦都”對上海仍有較明顯風雨影響。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孔春燕表示,按照目前的行進路徑,總體考慮“燦都”不登陸上海。孔春燕說,預報主要的調整在于,之前考慮“燦都”的主要路徑是,在其北進過程中,會在長江口或者上海以東的區域回旋。“而現在預報的結論是,依然有回旋少動的過程,只不過位置較之前更往東,也就是更往海上走。”雖然“燦都”不會在上海登陸,但是離上海并不遠,并且少動,所以對上海影響的時間仍然較長,依然不可放松警惕。
“不過,由于距離關系,整體降水強度包括小時雨強、累積雨量等都會較之前預計得偏弱一些。”孔春燕提到,在13日夜間到15日,預計本市普降大雨到暴雨,過程累積雨量120~180毫米,局部地區可達200~250毫米左右,最大小時雨強30~50毫米。
風的情況仍然較為顯著,預計13日夜間到15日,陸地最大陣風8~10級,沿江沿海地區10~12級、長江口區11~13級,洋山港區和上海市沿海海面12~14級。16日白天風力趨于減弱。
即便“燦都”離上海有一定距離,但市民依然需要關注降水對于出行的影響。
孔春燕提醒,臺風的降水效率更高,并且是一陣一陣的。一旦雨帶影響相關區域,降水仍會比較明顯,對出行造成一定影響。“上班族尤其需要關注明天的早高峰出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