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的測量要求嚴格嗎?
非常嚴格,要求誤差很小。軸承的主要測量數據和方法如下:
1.軸承內徑
測量前,必須裝配軸承,并按照規定的扭矩擰緊軸承蓋螺栓。外徑千分尺后用內徑規測量參考尺寸,測量時避開減薄區域。軸承內徑和相應的軸頸外徑之差就是配合間隙。
2.軸承厚度
外徑千分尺的固定測頭由平面改為球面,可用于測量軸承厚度。一般軸承厚度應控制在0.005~0.010mm范圍內,否則軸承內徑會超差。開口附近軸承略薄,測量時要注意。
3.主軸承孔的同軸度:
主軸承內孔同軸度誤差主要由軸承孔同軸度誤差引起,軸承孔同軸度誤差由缸體變形引起。當主軸頸的徑向圓跳動在規定的公差范圍內時,檢查主軸頸和軸承的咬痕。如果各主軸承咬痕明顯不一致,說明同軸度誤差較大,可通過刮削、鏜軸承或更換缸體等方法解決,否則將難以保證發動機的正常運轉。
4、軸承與承窩配合緊密度:
軸承的自由跳動和剩余表面的高度保證了配合的緊密度。測量余面高度的方法:按規定裝配軸承,軸承蓋螺栓擰緊到規定扭矩后,松開其中一個螺栓,用塞尺測量軸承蓋接口處的間隙,數值應在0.05~0.15mm范圍內..
角接觸軸承凸出量的測量方法?
測量方法如下,:。
1.氣動加壓測量
(1)接通氣源和電源,根據實際工作狀態調整各氣路元件,將參比件裝入主軸進入測量位置,施加所需載荷,調整好測量儀表的參考值后,取出參比件。
(2)將待測角接觸球軸承裝入主軸,定位在外圈參考端面上,在內圈下端面上施加規定的垂直于端面的軸向力,即測量載荷。
(3)測量內圈非基準端面與外圈基準端面的相對高度差,通過旋轉主軸測量凸起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這種方法更適合裝配角接觸球軸承的大批量生產。
2.杠桿加壓測量
(1)根據測量載荷調整配重的位置,將參比件放入主軸進入測量位置,然后啟動杠桿施加所需的載荷,調整好測量儀表的參考值后,取下參比件。
(2)將待測軸承裝入主軸,定位在外圈參考端面上,用杠桿在內圈下端面上施加垂直于端面的軸向力。
(3)測量內圈非基準端面與外圈基準端面相對高度差,通過旋轉主軸測量突出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測量完成后,突出值要按編號記錄清楚,便于軸承裝配。這種測量方法更適合生產小批量或裝配角接觸球軸承的廠家。
3、替代儀器測量
(1)將參比件裝入儀器定位芯軸進入測量位置,將測量儀表的參考值指針調整到0,然后拆下參考部分。
(2)將角接觸球軸承裝入定位主軸,用內圈的下端面定位,在外圈的基準端面上施加一個垂直于端面的軸向力(即測量載荷套),以外圈的非基準端面為測點旋轉主軸,測量突起的上下限。
(3)然后測量內圈非基準端面與外圈基準端面的相對高度差f。內圈參考端面相對于外圈非參考端面的突出量δ=c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