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青銅器是什么?出土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現已改名為"武定皇后"。
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的一個農田里出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后母武丁,因鼎內壁鑄有#34二字而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耳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鼎身布滿雷紋,四周雕有蟠龍、饕餮紋,體現了我國青銅鑄造的超高技術和藝術水平。
后媽吳丁,當初是村民私挖的。因為太大了,為了防止日軍搶走,重新進行了掩埋。1946年6月再次出土,保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館。1959年,青銅鼎從南京轉移到北京,保存在新建的歷史博物館(現為國家博物館)。
后媽武丁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34鎮國之寶#34的美譽?,F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國(境)文物名錄》。
古代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什么?
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縣武官村出土的后母武丁。后母武丁,從鼎腳到豎耳高1.33米,口長1.1米,寬0.78米,重875公斤。全身威嚴,威嚴。方嘴唇,上面有一對耳朵。腹部深,下部略收縮。平底四足足,空足。腹部周圍的框架裝飾有商周時期的動物面部圖案。上下邊框中間有一條短邊,三腳架的四個角都在邊里。鼎頂飾有獸面圖案,有葉緣。造型大方精致,給人莊重的感覺。單詞"司母戊"鑄于鼎腹一側內壁,呈成品字形排列,筆力強勁。故稱司母戊鼎。
一些古文字學家認為,四字應先讀后釋。所以有人稱之為后媽方丁。鼎是古代祭祀用的一種金屬器皿,繼母吳鼎是商為祭祀其母吳而制作的。青銅器
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商代晚期的什么?是一個慷慨的司母戊鼎。
司母戊大方鼎,又稱商代太后、司母戊鼎,鑄造于商代晚期(14世紀至11世紀)。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陽市武官村,現藏國家博物館《古代》基本展廳[1]。
司母戊大方鼎是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商代太后武丁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晚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龐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1];2002年1月18日,它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國家一級文物。
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商代晚期的什么?
目前國內出土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的鑄造。原始設備19392006年3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出土。這個鼎造型宏偉,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這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最早是村民私自挖掘的,由于太大太重,難以移動,私掘者重新掩埋。1946年6月司母戊鼎再次出土。新成立后,1959年進入西藏歷史博物館。
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商代晚期的什么?
是現存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商代晚期的大方鼎。"司母戊"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大方鼎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它呈長方形,四條腿,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它是現存最大的商代晚期青銅器。有一個詞"司母戊"在鼎的肚子里,這是商王用來祭祀他的母親吳的鑄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