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下的生鮮電商如何解決物流配送難題?
順豐生鮮是專門送的,價格有點貴。
如果分布在同一個城市,解決冰袋保鮮問題就好,省內也不錯。量大的話可以跨省。沒必要做,只能順豐做。
o2o電子商務模式新應用?
O2o電子商務是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電子商務模式。
O2O與傳統電商模式基本一致,其分類如下
B2B,企業間的電子商務,今天s工業行業,線上合作和產品,線下簽約屬于B2B中的onlinetooffline。
B2C是企業和個人消費者之間的商業活動。比如一些生鮮平臺,網上下單并付款從附近實體店拿貨就是這種。
主要應用
O2O重在服務和方便客戶。各行各業都可以用,但更多的是用在本地化的業務上,未來的發展被各行各業的人看好。
生鮮電商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生鮮產品電子商務,簡稱生鮮電商,是指利用電子商務的,在互聯網上直接銷售生鮮產品,如新鮮水果、蔬菜、鮮肉等。生鮮電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大趨勢發展起來的。
人口眾多,生鮮食品作為居民的日常必需品,零售消費總量巨大。美國生鮮零售終端主要分為農貿和零售。;市場、生鮮超市、個體商戶、生鮮電商、便利店等渠道。
近兩年,生鮮電商市場發展異常火爆,生鮮電商增速持續超過整體電商,生鮮平臺迅速崛起。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在2014年和2015年實現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117和80.8,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
前瞻產業研究院《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總交易額約為900億元,較2015年的500億元增長80%,對應的生鮮電商融資總額也達到60億元。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生鮮電商需要破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統計,2013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僅達到130億元,同比增長221%。并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到2017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已經增長到1402.8億元。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到1051.6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增長851.4億元,同比增長2.35。據預測,2018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以上。
2013-2018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H1統計與增長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編制。
(注:2015年交易規模增長率為86.9)
隨著新零售和社區團購新趨勢的到來,電商巨頭紛紛布局生鮮電商。與阿里s盒馬鮮生JD。COMs7Fresh、蘇寧蘇鮮生、BBK;的新鮮食品浪漫,以及美團s象生鮮、順豐優選、郭毅生鮮、田甜果園、大潤發優鮮、錢大媽同臺競技,生鮮電商平臺可謂混戰一場。
國內生鮮電商市場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受到資本追捧。生鮮電商不斷完善產業鏈各環節,市場表現強勁。預計到2019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3506.08億元。
生鮮電商的消費主體是中高收入人群,多為高學歷家庭用戶。之所以這部分是主要人群,是因為生鮮產品倉儲物流成本高,附加值不高的產品不適合線上銷售。中高收入人群自然成為市場主力。然而,這一切正在慢慢改變:生鮮電商的創新和倉儲物流技術的進步,使其價格優勢比傳統渠道更加明顯,中等收入群體越來越多地在網上購買生鮮產品。
生鮮電商的上游滲透,對國內農產品品質的提升有很大幫助。一方面,生鮮電商拉近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讓優質農產品更好地銷售;另一方面,訂單農業也降低了生產者技術改進的風險。
品控是生鮮電商的生存基礎。作為最敏感的食品安全行業的特殊部分,消費者對生鮮電商的品控要求尤為苛刻。一方面,生鮮電商要保證產品質量,控制商品損耗。一旦賣了不合格的產品,商家的信譽就會崩塌,幾乎沒有逆轉的可能。另一方面,生鮮產品保鮮期短,需要分階段、分批次控制,成本高。生鮮電商必須不斷向上游產業鏈頂端延伸,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控制質量。
冷鏈物流系統的建設不僅投資大,而且周期長。另外,目前的第三方服務商規模小,服務差,生鮮電商很難像其他品類一樣依靠第三方物流快速發展。目前國內較大的生鮮電商已經開始開展自營物流建設。
生鮮電商對優質原產地資源的爭奪,是供應鏈管理競爭升級的一個方面。優質商品的供應商也是稀缺資源。知名的優質商品質量有保障,在消費者心目中知名度高,口碑較好。所以產銷周轉率高,庫存積壓少,損耗率比較低。
目前生鮮的主要市場還是在菜市場、超市、便利店等傳統線下渠道,而電商銷售的市場份額還比較小。據悉,我國生鮮電商滲透率不足3,與13左右的電商整體平均滲透率相比,差距非常明顯。如果生鮮電商能達到13%的滲透率,其市場規模至少在3000億元左右,而且還會繼續增長,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