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上怎么裸眼看3D電影?
買個片子就行了。只要在Iphon
如何看裸眼3D?
你的眼睛距離手機屏幕約30cm,然后像念佛一樣把手掌放在眼睛和手機之間,以手掌為中心把左右眼睛從手機屏幕上的左右圖片分開。這時候你把眼睛聚焦在食指上,然后把焦點從食指移到手機屏幕上,你的眼睛就會分散注意力,然后你就會看到3D畫面。
3D電影是怎么樣拍攝和放映的?
3D的原理:人有兩只眼睛,兩只眼睛之間的距離大約是7厘米。正是因為這個距離,人在看物體的時候就有了角度差。物體越近,角度差越大(把一個手指放在它們前面,左眼看到的是右邊,右眼看到的是左邊)。而大腦也是基于這個角度差的大小來感受這個物體與眼睛的距離,這是3D的基本原理。3D電影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作的。
拍攝3D電影時,你需要使用兩個相機(或直接使用3D相機),兩個鏡頭模擬人的角度的眼睛分別從兩個角度拍攝照片。這是真正的3D拍攝模式,三維動畫就是直接做兩張圖。還有偽3D,就是先拍一張照片,然后根據距離手動調整這張照片中物體的角度。電視上也有2D轉3D的,就是直接復制一張圖片平移幾厘米。這三種的立體效果在真3D中最好,偽3D因為是后期處理,效果參差不齊。2D轉3D可以忽略。
3D電影制作完成后,剩下的就是3D效果的實現了。目前主流的輸出有三種,分別是偏色(已經被淘汰,但因為價格低,很多人還在用)、偏光和快門(目前電視的兩大主要類型)。但不管輸出模式如何,目的都是讓兩幅畫面分別進入左右眼,比如左邊的畫面只能被左眼看到而不能被右眼看到,右邊的畫面只能被右眼看到而不能被左眼看到。三個具體的輸出原則如下:
偏色:通過濾色來實現,一般是紅色和藍色。把兩張圖片重疊在一起,然后鬼影部分用紅色或者藍色,眼鏡的紅藍鏡片正好可以過濾出各自的顏色,所以兩只眼睛看到的圖片是不一樣的。這種輸出模式需要改變顏色,而且兩個鏡頭顏色不一樣,最重要的是可以t濾除完整畫面,所以鬼影較多,立體感差,讓人看的時候眼睛極度不舒服。
兩極分化:有兩種。第一種是投影,用兩臺投影儀把兩張圖片投射到金屬幕布上。在投影之前,每邊有兩個偏振鏡,這兩個偏振鏡的方向是不同的(你可以在兩個偏振器重疊后看不到任何東西)。然后投影出來的畫面是被偏光鏡遮擋的畫面,再通過偏光眼鏡觀看,另一個畫面被遮擋,形成3D;還有一種偏光電視(目前吹噓為不閃),是把一個屏幕交替分成兩部分,然后用過濾膜把兩部分隔開。戴上偏光鏡片后,一只眼睛看到畫面的一半,另一只眼睛看到另一半。在切斷3D電影的一半分辨率后,兩個畫面交替顯示。
快門:通過顯示設備的高速切換交替顯示(一般顯示設備刷新只有60HZ,而快門有120HZ,這兩個畫面交替顯示,每張畫面每秒顯示60次)。在交替過程中,顯示設備向眼鏡發射信號,顯示左畫面時,左鏡片能看見東西,右鏡片關閉。當顯示正確的圖片時,情況正好相反,但由于閃爍速度快,人眼可以t感覺不到閃爍(有人說快門閃爍很強,因為60HZ的眼鏡遇到50HZ的日光燈,導致眼鏡看到日光燈光源每秒閃爍12次,當然會閃的很厲害)。
目前有裸眼3D影像,主要是通過屏幕前的一層光柵,但不管是哪種,目的都是讓一只眼睛只看到一個畫面,另一只眼睛只看到另一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