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業巫師黃子
病毒式營銷機制在于內容瘋傳因子和網絡效應。要想撬動人際傳播,其努力的方向如下:
1)增強傳播的動力,如制作有傳播力的內容;如果聚焦的群體是利基的,就需要進行精心設計,以滿足他們的談資和品味。例如醫生群體,他們的話語,他們談資的興趣點,只能滿足條件才能被談論和傳播;例如雜交玉米項目的滲透中農民兄弟們喜歡什么話題,他們聊天會聊些什么呢,都需要設計。#內容的設計點燃社交關系鏈# @可口可樂:擁抱我
2)降低受眾的接納門檻,讓受眾可以繼續傳下去;
3)熟悉客戶社群的網絡結構,選擇合適的中心節點和努力對象;
4)提供便捷的傳播工具和傳播方式
@捐款游戲 在上有一個的應用程序非常流行。這是一個讓用戶推廣自己最喜歡的慈善機構,動員朋友們向其捐款的程序,讓25名捐贈人在自己完成捐助后,每個人還要說服25個人來捐款,通過制定游戲規則可以讓捐助人和捐款數量呈現指數級的增長。
美國的 Skok給出病毒流行的公式,Cu(t)=Cu(0)*[K(t/c+1)-1]/(K-1),其中K表示病毒系數,c表示傳播周期。病毒系數( )描述的是內容在人群中擴散引起鏈式反應的系數,當病毒系數大于1時,真正的病毒式傳播被啟動,用戶數量會呈現指數級增長。病毒系統即代表傳播的內生能力。傳播周期表示一個用戶完成一次病毒傳播的時間,傳播周期不同,傳播效果差異也較大,傳播周期越短越好。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要讓病毒傳播效果最大化,我們需要盡量優化病毒系數,縮短傳播周期。
@從病毒傳播系數看SARS流行
病毒流行機制的靈魂是讓病毒系數變高。讓病毒系數變高,需要將內容植入瘋傳因子。
案例:我們在進行郵件病毒傳播機制設置的時候,如果僅簡單地邀請你的好友來注冊,這樣的病毒系統可能不具備網絡效應。這個時候,我們努力的方向為如何優化病毒系數,讓其循環發展下去。例如,你可以激活類似「那個暗戀你的人的郵箱地址是***」「你仰慕的***的郵件域名和你不同哦」。當年引爆的秘密武器是第一次在郵件下文寫上「**好友,來領取免費郵箱吧!我也在用它。」,從而引發病毒網絡效應。有80%的用戶來自朋友推薦。典型擴散是,初期軟件工程師給遠在印度的朋友發了一封郵件,3周后在印度就增長了10萬用戶。這就是病毒擴散的網絡效應。也可以在分享便捷性或工具上下工夫。例如騰訊的微信,初期通過通訊錄擴散客戶群,騰訊公司通過向已有QQ號碼的用戶提供通訊錄備份,以此來收集數據,然后依據手機號碼向你推薦通訊錄中友人的微信號,騰訊公司也通過微信賬號綁定QQ號碼或者直接由QQ號來注冊登錄微信,然后監測之前QQ號上聯系人是否已經在使用微信了,以促成社交關系的匹配。讓微信在較短時間內新用戶注冊數突破3億。
@漢堡王讓病毒連鎖反應下去
漢堡王推出了一款應用程序:如果用戶刪除上的10名好友,可獲得一個免費的大漢堡。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共有83萬人在上刪除了其好友,而被刪除的好友數量達到234萬人。 3令很多人難堪的是,如果你被某人刪除了,你會自動收到應用程序給你發出的通知:告訴你,你已經成為一個漢堡的犧牲品。哈哈,不服氣,那你也來安裝看看!(為了擴大人與人連接的效果,在好友的提示信息里,會有安裝這個插件的提示語,達到安裝使用再傳播的目的)
社交網絡中的節點之間存在強關系和弱關系,可以通過互動時間、情感強度、親密程度及互惠行動等4個維度來確定社會交往中的強弱連接。內容在節點之間進行傳播時互聯網時代,如何設計“病毒式”營銷機制?,會依據節點之間的強弱關系而效果有所差異,同時內容的傳播也會影響節點之間的社交關系;我們在設計內容和傳播方式時,應該考慮將產品設計得具有社交貨幣功能,滿足別人的社交需求,對節點之間的社交關系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內容要便于傳播;傳播工具也應該做為一個專門設計的部分,便于人們傳播。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